电子行业点评报告:虚拟现实迎来政策利好,VR产业有望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电子行业点评报告:虚拟现实迎来政策利好,VR产业有望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插图

报告观点

事件

2022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

《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至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将超3500亿元

虚拟现实产业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国家系列引导和支持政策相继出台,本次《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至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将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将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化虚拟现实和行业的有机融合,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开展10类虚拟视听制作应用示范,打造10个“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形成至少20个特色应用场景、100个融合应用先锋案例。

硬件端:五年规划与VR硬件产业阶梯式成长逻辑一致,重点任务中的关键技术融合创新点明核心技术环节

《行动计划》中2026年规模、销量目标能够实现突破是建立在生态建设、技术升级、应用场景拓展等目标和任务持续推进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硬件迭代+内容成熟是第一阶段的驱动因素,三年内VR设备在泛娱乐领域的全球年出货量级有望达到3000万部以上;应用场景拓展及科技巨头生态布局构成第二阶段成长驱动,VR设备成熟、AR设备进入消费级市场,五年后全球硬件销量有望达到大几千万量级。技术方面,光学镜片的短焦方案(Pancake)因轻薄化、视场角及成像质量佳等特性有望成为未来趋势,多类新产品均有望搭载;显示层面FAST-LCD因量产和成本优势成为应用落地的核心方案,并向着Mini-LED等方向升级,同时Micro-OLED等新方案也在积极推进并逐渐商用,同时交互技术持续升级且多元化也为特定环节发展带来广阔机遇。

应用端:巨头入局叠加政策驱动,内容生态逐步建立

《行动计划》专项工程提出,优先布局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包括VR/AR工业赋能、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VR/AR大众健身、VR/AR线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我们看好:

  • 1)工业生产:虚拟赋能现实,实现降本增效。
  • 2)直播:我们认为直播受众广,未来随着网络、终端技术与算法的不断突破,有望率先实现规模突破。
  • 3)健身:需求已获验证,市场空间广阔。
  • 4)游戏:VR应用生态的重要一环,期待大热内容拉动终端设备销售。
  • 5)文旅:我们看好VR/AR技术成为景区内容建设及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
  • 6)教育:成熟的B端场景,需求刚性但散点化。

风险提示

短期销量波动的风险;应用拓展不达预期的风险;新技术发展进度延后的风险。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