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数字人民币发展研究报告
国际间竞争与国内需求加速了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落地进程。当前,数字人民币的运行、技术框架已初备雏形,并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形成了“10+1”的试点布局。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社会各界均积极参与到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推广。
作为数字化升级的金融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将为政府侧、金融机构侧、企业侧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此外,数字人民币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商户侧收款终端重复布设成本高;用户侧补贴难持久、接受壁垒高等问题。
在综合考虑数字人民币自身特性及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借力现有支付方式;积极搭建应用场景;配合多层次、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的综合模式为数字人民币推广的适用策略。
核心摘要
数字人民币发展的驱动因素
世界多国加速试水央行数字货币:BIS调查显示,2020年末积极从事CBDC工作的央行占比高达86%。
稳定币Libra的研发推进:将对其他国家法币形成挤压甚至替代,威胁他国央行货币和汇率政策的主导权。
数字金融的发展:数字人民币有助于促进基于账户和基于价值的金融体系间的良好互动与转化。
数字人民币的潜在价值及影响
政府:数字人民币在普惠金融、市场监管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空间,并有望降本增效重塑跨境支付体系。
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将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获客途径,同时也为其传统业务渠道和数据安全系统带来考验。
第三方支付机构:数字人民币将助力拓展更多用户、商户资源,并可能对支付服务费用带来影响。
清算机构: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特性将打破原有的清算逻辑,清算机构未来承担角色可能有:数据接口服务和银行间跨系统数字人民币交易的清算服务。
企业:数字人民币与自动化的企业B2B支付平台相结合将产生更大效能。
数字人民币营销推广方式展望
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借力现有支付方式将节省商户侧的终端布设成本,数字人民币广泛的参与主体与自身的诸多特性在条码、NFC、生物识别支付领域均具备想象空间。
营销策略:数字人民币推广应充分调动参与主体商户、用户资源来打造场景生态,并配合不同层次、针对性的营销手段实现精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