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专题:抖音、快手是社区还是社交网络?
报告摘要
社交网络不等同于即时通讯,承载了用户的社交需求
社交网络侧重于娱乐性,即时通讯侧重于工具属性。由于“密友圈”和“好友圈”朋友数量较少,导致用户存在社交空隙需要填充,存在扩展社交关系链的需求。半陌生人社交为基于一定的条件而拓展社交关系链的方式,兼顾用户拓展社交关系需求和使用体验,避开了陌生人社交中存在的部分真实性和低质量的问题。
社交网络的建立涉及四个维度
回顾代表性社交产品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社交网络的建立涉及四个维度:建立链接、互动、自我呈现和平台内容。
1)建立链接方面,在于提供有效的好友添加路径;
2)自我呈现形式方面,表达门槛降低提升用户参与感。用户自我呈现即一种社交平台内的UGC 创作,难度上原创>转发,原创内容中长篇文字>短篇文字>照片>视频,阅读门槛亦然;
3)互动形式上,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交互方式;
4)内容方面,丰富的内容补充提升使用户在平台停留时间。
抖音快手从内容端向社交网络拓展
抖音、快手目前在内容端已经非常强大,建立较强的用户粘性。下一步,抖音快手将基于强大的内容端,向社交网络其他环节拓展。
推荐算法提升短视频平台添加好友效率
抖音快手注册账号门槛较低,无需实名认证,并为用户提供多种添加好友途径,包括通讯录导入及好友推荐。手机通讯录导入主要针对熟人社交;而非实名的算法推荐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内容/好友推荐则具有较强的延展性,模式更适合半陌生人和陌生人社交。
快手侧重同城交友,抖音发展熟人社交
快手底栏中“同城”模块采取双列卡片流的形式,且可以对所展示视频的发布位置及内容进行筛选,快手半陌生人社交重点在于同城交友。抖音“朋友”模块主要展示互关好友的动态,相较于快手“关注”模块中大多数为单向关系,“朋友”板块则更为强调平台内的双向关系,更适合发展熟人社交关系。
短视频作为抖音、快手用户的自我呈现载体
相比B 站和知乎,2020 年B 站和知乎的月活跃内容创作者以KOL 为主,占比月活用户比例分别为1%和4.8%,抖音、快手平台的内容创作者比例均超过20%,可以看到,抖音、快手已经不仅仅是以KOL 为创作主体的社区平台,普通用户也在短视频平台建立发布内容习惯,树立个人社交网络形象;相比微信,2020 年微信朋友圈日活用户为7.8 亿,1.2 亿人发朋友圈,抖音、快手平台的普通用户发布内容的频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投资策略
国内IM 领域微信一家独大,其不断吸收SNS 产品特色功能,逐步成为一个超级社交APP。通过分析判断,抖音、快手已经不仅仅是短视频内容社区,基于强大的内容端,抖音、快手向社交网络其他环节拓展(建立链接、自我呈现和互动),平台已经具有社交属性:快手半陌生人社交重点在于同城交友,抖音更为强调双向关注关系,拓展熟人社交。我们认为,随着抖音、快手用户规模以及用户粘性的持续扩大,抖音、快手的社交氛围将持续加强。
相关上市公司:腾讯控股(0700.HK)、快手-W(1024.HK)。
风险提示
1.用户隐私保护政策趋严;2.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