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短剧价值研究报告:以“短”破局,因“快”致胜
2021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热情的驱动下,头部短视频平台整合剧集内容,剧场化运营短剧,确保优质内容产出,培育平台短剧生态。短剧由何诞生?其变现能力如何?短剧生态如何助力品牌在营销中破局?今天,就为你解读令人上头的短剧背后的营销价值!
在这个万物可“碎“的时代,媒介改变着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倍速追剧、片段式追剧、解说式追剧,这层层递进的追剧方式,都逃不过一个字——”快“。于是,竖屏短剧,应势而生。
提到短视频app上的短剧,很多人第一印象还是土味、狗血和尬演。其实在去年,短剧已获得了官方正名。2020年8月,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增设了网络微短剧快速登记备案模块。短剧经历1.0横屏尝鲜时代,到2.0野蛮生长时代,终于迎来了竖屏且规模化发展的3.0时代。
短+快,短剧如何有“钱”途
消费者在哪里,商业价值就在哪里。根据触媒习惯调研,2021年人均收看短视频4.66天/周,8成受众周均触达短视频3天以上,其中,“影视题材” 是短视频题材中的最受偏爱的那一个。与大量需求不匹配的,是短剧用户的占比。86.7%的用户听说过短剧,但看过的只占到22.1%。随着短视频平台、传统视频平台和其他内容平台的全面入局、大力推广,短剧规模增长或将迎来一轮爆发。
如果说短剧规模增长还需后天努力,那么短剧的变现能力就是“天赋异禀”。短视频平台的变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头部平台在双十一均产生多位亿元级主播。短剧商业价值根植于平台商业土壤,天然具备较为完整的商业化能力;从前期对内容的赋能,到短剧本身的流量增值,再到剧中达人的针对性宣传,品牌可打通短剧营销全链路。以快手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女主角——达人“一只璐大朋友”为例,通过短剧涨粉500W,达人GMV提升60倍+。相比其他KOL的成名之路,短剧达人的走红周期更短、更具备可预见性,适合广告主在后疫情时代的营销中破局。
有哪些短剧营销模式已经被验证有效了呢?
短剧营销合作分以下三种:
- 达人合作——与达人或账号主体进行合作;常见形式:带货、内容植入;
- 剧集合作——与剧集、制作公司进行合作;常见形式:剧集冠名、深度植入、剧集前贴、内容定制;
- 平台合作——与平台合作;常见形式:剧场级合作、深度定制,可以做共创活动、规模化的达人互动/联动,兼容以上两种合作。
以快手短剧为例,快手短剧是快手、“机构创作者”、“老铁们”共创的短剧生态平台。在传统植入、互动的基础上,为品牌特供“老铁代入”花样玩法,让品牌与用户达成“老铁交互”,助力品牌私域沉淀。
拥抱新趋势,短剧前途不可量
随着短剧市场潜力被激发,短剧的发展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品牌布局的眼光也要放长远。本次研究报告中,为大家总结了短剧的五大最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