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架构的速度:混合云创造数字业务价值,降低执行风险
报告要点
速度是数字驱动的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当今“手快有,手慢无”的商业环境中,智慧架构的运行速度对于发挥云计算的战略价值举足轻重。
开放式混合云技术是智慧架构的基础:这种架构旨在以更为可行、更低风险的方式实施企业最高价值的数字计划。智慧架构不仅是最高价值的数字计划的推动力量,也是先决条件。
智慧架构引入了新颖的运营方式。对于大型传统企业而言,需要在整个组织范围贯彻实施智慧架构原则。
四种速度对于数字化企业至关重要
目前,在我们与大型企业客户的对话中,速度这一主题经常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最常谈论的是软件交付速度,有时也称为开发人员速度。例如,敏捷或 DevOps 计划背后的动机通常是对软件交付速度的担忧。
第二种最常讨论的速度是从概念到收益的实现速度,也就是说,将一个好的想法变为可以运行并创收的数字产品需要多长时间?这种速度涵盖从软件开发开始之前的所有工作到软件的首个工作版本部署之后的所有工作。通过衡量从概念到收益的实现速度,我们通常可以发现,一个好的想法在交由开发人员开始执行任何工作之前,通常要花十二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通过产品组合管理和资金分配官僚机构的审批。
第三种速度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有效响应业务环境中的变化?我们称这种速度为业务敏捷性。业务敏捷性适用于整个企业(而不仅仅是 IT 部门),但高度依赖于企业中由数字化技术支持的“感知并响应”能力。数据分析、组织架构、决策管理和数据驱动的文化在业务敏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当今“手快有,手慢无”的数字化时代,这些速度类型都至关重要。想一想所谓的 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 和 Google)。他们之所以能够巩固行业统治地位,这三种速度功不可没。他们如今已是行业巨头,但曾几何时,有的甚至在不久之前都还是小型初创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与被他们所取代的行业内传统企业相比,他们的行动速度都快得多。
速度不仅仅是 FAANG 的专利:对于数字原生环境之外的传统大型企业而言,提高速度更为关键。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的平均寿命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 60 年缩短到目前的 20 年以下。当前商业环境中,“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不断加速,拥有或缺乏上述所有三种速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种速度是智慧架构,需要混合云才能实现
本文的目的是补充说明这第四种速度,我们称之为“智慧架构的速度”。智慧架构是大型企业使用混合云计算技术和一些相关业务技术(数字技术)实践的一种方式,主要达到两个目的:
- 提高软件交付速度,缩短从概念到收益的时间,并改进业务敏捷性;
- 使新型数字化战略(例如建立客户平台和提高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更快具备可行性,并降低执行风险。
智慧架构的速度是一个新概念,因为在其背后提供支持的都是新技术。通常,借助云技术,速度可以提升到全新水平,开发人员可以更轻松地进行试验和创新,而不会受到传统本地基础架构的限制。具体来说,由于新的云容器技术将应用从硬件中解放出来,因此得以在企业规模实现全新速度。
的确,智慧架构的混合与横向性质对整个企业的技术堆栈提出了新的速度要求。智慧架构的混合基础在变化速度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而只有将平台架构与相关的运营模式分离,才能实现这些机遇。
这些机遇体现在当前与数据及合规有关的挑战中:如果由于紧密耦合的架构而需要大量人手来更改配置,那么就很难提高速度。但是,如果每个开发团队都可以进行变更,而不会触发大量依赖项的变更,那么就可以加快速度。
过去三年中,容器技术、开源云软件与混合云架构的结合,为大规模部署和管理应用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新方法。这只是一种可能,但并不容易做到…已经投资于云技术的大型企业也许只能获得这些价值中的一个零头。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