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K12在线大班行业研究报告
我国商业语境中的K12多泛指小学至高中学段,本报告聚焦于该学段的校外学科培训。作为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同学段的校外辅导产品往往锚定不同学段的差异化需求。
从大的学段来看,小学辅导侧重兴趣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中辅导侧重视野拓展,旨在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高中辅导侧重效率提升,旨在优化学生的技能树。
从小的学段来看,小学低学段(一、二年级)的升学压力相对较小,该学龄段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差,无意注意仍起很大作用,在新异刺激干扰时,注意力极易分散;小学中学段(三、四年级)的升学压力逐渐加大,该学龄段儿童开始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对抽象事物稳定而集中的注意得到显著提升,能够适应一些抽象的公式和定义,偏向于知识与方法的课程内容逐渐渗透。
小学高学段(五、六年级)的升学压力相对较大,该学龄段儿童已经能够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客体,应试技巧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成为主流。初高中学段的学科数量增多,知识体系庞杂,文理科知识结构差异较大,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可大致分为夯实基础、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其中理科类学科在重点和难点课程当中可进一步分为提高、强化与竞赛。
因此,面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所谓小班、大班、1对1的教学组织形式实际上对应着一种或多种教学模式,仅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适配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最优的班型产品,才是班型之辩的最终目标。
报告核心观点:
- 需求分化,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充分适配是班型之辨的核心目标;教学分层,实现直播授课与录播微课的高度兼容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专业分工,实现名师主讲与助教辅导的深度协作是效果管理的根本保障。
- 群雄逐鹿,玩家携流量、技术、内容、品牌进军市场,资本加速机构战略要素流动;疫情催化,行业高速发展,头部及腰部品牌受益,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542亿;座次初显,头部机构市占率超50%,本地化网校崛起,行业分层且赛道进一步细分。
- 经济模型尚可,提价空间有限,小升初的升学续班率为提升用户LTV的核心指标;名师效应显著,名师流失风险难控,需通过标准化教研强化品控与优化师资结构;营销红利消解,倒逼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需求迫切,工具类产品流量价值凸显;产品形态迭代,通过新产品、新品牌、新内容与新设计下的矩阵化班型组合破局。
- 营销常态化,短期目标依旧是跑马圈地,三四线城市的心智之战蓄势待发;教学本地化,中期目标还得是因地制宜,省际网校与同城小班成最大变数;服务个性化,长期目标必须是因材施教,数据融通后需交付有温度的服务。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