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人类社会正在从信息化时代步入智能化时代。我们在生活中已经能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从虚拟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很多场景中能够找到人工智能的身影。国家层面也极其重视这项变革性的技术,围绕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制定发展战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对社会和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深度结合,会产生显著的效益:行业场景拥有第一手数据资源,拥有丰富的场景需求,人工智能可以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也得以持续进化。目前安防、金融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变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如火如荼的发展得益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有力支撑。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以海量数据驱动的学习算法为主,需要强大的算力来支撑。近几年高性能GPU服务器、计算集群、大数据技术以及高性能的网络和存储等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拥有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可提供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基于新华三在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探索整理本报告,旨在阐明新华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认知,分享新华三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实践。

每次科技变革都推动人类社会跨越式发展

在人类近代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要素。前两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迈进“机械时代”、“电力时代”。始于上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起源于美国、前苏联和欧洲各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信息化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下,我们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机器人、新能源、新型工业材料等前沿技术为代表的第四科技革命,可以预见这次科技革命在规模、影响力方面都将远远超过前几次,并且会改变当前国家竞争格局。因此美、日、韩以及欧洲各国政府竞相出台政策加大对前沿技术的投入,以抢占这轮科技革命的领先优势,而且人工智能作为这轮科技革命中的头雁技术,更是备受关注。

顶层政策支持,国家战略地位

连续三年相继出台了很多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目标,并进行了总体部署,设立了“三步走”目标:

  • 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 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 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2017年1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推动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以三年为期限明确了多项任务的具体指标,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相关任务进行了细化和落实,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升级,陆续出台《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等重要文件,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近期,人工智能又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基建”七大方向之一,属于信息化领域的通用基础技术。概括来讲,“人工智能新基建”是指围绕提供基础智慧能力的一系列芯片、设备、算法、软件框架、平台等的统称。推动“人工智能新基建”有助于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反过来也促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进化。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

我国上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从2000年到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增加到2.49亿,老年人口占比从10.2%上升到17.9%,提升幅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而且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化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相应地,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资源短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阻力。2019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作为劳动力替代及增强技术来应对劳动人口减少的挑战,产业智能化升级,用科技手段从根本上对冲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必然选择。

基础条件已渐趋成熟,人工智能应用将进入爆发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再加上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上的突破,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熟,已经在安防、金融、客服、工业制造等领域,取代了大量重复性高、繁琐枯燥或者大量使用人工并不经济的工作,不仅降低成本,而且生产效率提升也十分显著。人工智能技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带来产业规模效益。据IDC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79亿美元(包含软件、硬件、服务等),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28.4%,我国人工智能关联产业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5G商用落地,高带宽、低延迟、大接入的特性将会进一步拓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边界,未来3-5年,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智能化的爆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插图 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插图1 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插图2 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插图3 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插图4 新华三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白皮书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