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

日前,蛋壳研究院联合育果医生共同推出《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通过对高端医疗市场相关数据的分析整理,试图拨开高端医疗市场相关问题迷雾。

报告中的数据主要来自对部分高端医疗机构的实地调研、动脉网数据库以及育果医生后台数据库。我们相信,在数据的佐证下,将更加准确、有力地反映和论述高端医疗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行业洞察

1、以高收入人群为目标市场

高端医疗不同于基础医疗,它是针对较高收入人群所提供的个性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其服务个性化特征鲜明、收费较高、诊疗沟通充分、服务时间长,且均为高年资医生,大多数还具备大型三甲医院工作经历。根据2017年德勤对中国消费者的医疗满意度调查显示,仅有21%的消费者对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满意,在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或有高端医疗商业保险的保障下,消费者愿意转向服务更好的高端医疗(包含商业医疗机构及公立三甲医院特需门诊或国际部等)。它可以有效解决基础医疗服务“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排队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问题,能够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和优质的就医体验,满足不同收入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2、个性化、便捷化和深度化成为发展路径主要特征

因为高端医疗与基础医疗的定位不同,决定了两者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基础医疗将沿着普惠化、快速化、可支付的路径发展,重点在常见疾病的治疗。基础医疗需要尽可能的扩大网点的覆盖范围,以便能够服务更多的患者,而且通过家庭医生制度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考虑到普通居民的支付能力,还需要尽可能将更多的医疗费用纳入到社保报销体系中。

而高端医疗则沿着个性化、便捷化、深度化方向发展,通过会员制管理,为患者挂号、预约、就诊等开辟绿色通道,让医疗更便捷。而且,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疾病治疗只是基础需求,更多的是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因此,要拓展医疗服务深度,向远程问诊、个性化体检、健康管理等高附加值医疗服务方向发展,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高端医疗与基础医疗对比,在服务内容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在服务流程、服务团队、医疗设备、诊疗流程等方面体现自身的特殊性。

高端医疗的就诊流程十分人性化,由专业服务人员与患者沟通就诊时间、医生信息、就诊流程等,而且在整个就诊过程中有些机构还会有专人陪护,随时解决患者困难。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生大部分来自大型三甲医院,职称较高,很多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能够保证医疗质量。部分高端医疗机构的医生提供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服务,或直接由外籍专家坐诊,解决外籍就诊患者的语言问题。高端医疗机构愿意引进最新的医疗设备,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检测准确度高。另外,整个医疗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咨询、挂号、问诊、检查、治疗、取药、支付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给患者带来全新的就诊体。高端医疗服务既包括疾病治疗等基础服务,还包括健康管理、海外就医等延伸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医疗需求。

3、私立为主,公立为辅

国内高端医疗服务主要来源于商业医疗机构和公立特需医疗两大部分。公立特需医疗主要是指公立医院在保证医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为满足特殊医疗需求而开展的医疗服务活动,包括点名手术、加班手术、全程护理、特需病房、专家门诊等形式,早期主要服务于外宾和高干。公立医院专门设立特需门诊或国际医疗部(中心)来提供上述服务,如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等。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这意味着公立特需医疗的发展将受到严格限制。相较公立特需而言,商业医疗机构的发展却没有规模限制,而且近年商业医疗机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私立医院和诊所相继成立,成为高端医疗的主导力量。

4、进入发展期,国际国内品牌并行发展

我国高端医疗的发展主要分为引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各个阶段在市场规模、服务人群、医疗机构类型、参与企业以及市场格局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特点。

  1. 引入期(1993~2000年)
    高端医疗由香港和国外引入,1993年,被誉为“康复之父”的医学专家方心让先生与原卫生部合资成立了内地第一家高端医疗机构——北京香港国际医务诊所(现为北京港澳国际医务诊所),满足在京外籍友人就医的需要。1997年,美国知名高端医疗机构美中互利在北京成立首家高端私立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主要为驻华使节、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和富裕人群提供医疗服务。2000年,维世达诊所成立,提供国际化的诊疗服务。该阶段的高端医疗主要落地在北京,服务人群有限,医疗机构数量很少。
  2. 发展期(2001~2020年)
    这一阶段国内出现了百汇医疗、新世纪医疗、美中宜和医疗、和美医疗、爱育华医疗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品牌。2005年,百汇医疗在上海开设上海百汇华鹰门诊部,将国际优质保健服务带到上海。2006年,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正式运营,随后北京圣宝妇产医院、北京和美妇儿医院、泓华诊所、嘉会诊所相继成立并投入运营。截至目前,新世纪医疗集团在北京开办了多家机构。和睦家医疗集团除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外,还增开了多家卫星诊所,并在上海、天津、青岛建立了和睦家医院。此外,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也加强了合作,复星医疗入股美中互利,双方共同推进和睦家医疗集团在中国的发展。联想集团与美国投资机构华平集团合作成立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已在北京、天津、深圳、杭州等城市开办多家医疗机构。可见,该阶段中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并行发展,部分品牌已经实现了区域连锁化经营,医疗机构的服务人群除了外籍人士,还包括企业金领人群和其他各类型高收入人群。
  3. 成熟期(2020年——)
    行业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是市场出现龙头企业,市场格局趋于稳定。根据德勤相关研究预测,到2020年后,我国高端医疗市场会进入成熟阶段,龙头企业能够利用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实现连锁化经营,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插图 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插图1 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插图2 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插图3 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插图4 2019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高端医疗市场发展报告插图5

资源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登录后下载

去登录
温馨提示: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 联系我们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