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癌症免疫治疗专题报告
2018年,中国癌症免疫治疗元年,百时美施贵宝(BMS)的O药,默沙东的K药,国产方面的君实生物JS001,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相继上市,于中国的临床医生,就像是骤然间打开了一个关了五六年的大门,涌到处方签面前的,不仅仅有原来耳熟能详的O药、K药,还有一大批疗效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弱于进口药,同吋拿起“价格屠夫”大刀的国产PD1抗体药物。在慈善赠药前提下,第一个国产PD1抗体JS001年治疗费用为9.36万。进一步结合22个国内在研临床试验,以及近200个临床前PD1抗体所形成的市场竞争态势,可以预期,未来PD1抗体有极可能是一个“超級白菜价”。
当年轻的骨科医生 William Coley利用“科利毒素”疗肿瘤患者的时候(用化脓链球菌感染患者的肿瘤组织,以激活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一定想不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他当年神来之笔的举动所开启的癌症免疫治疗领域,会被世人寄予如此的厚望。从严谨的专业理论上进,今日的癌症免疫治疗与 Coley医生当年的尝试相去甚远,并非他所开创的治疗方式的延伸或者改进,但他当年探素性治疗所取得的意外疗效(可以取得和放化疗相当的应答率),一直鼓舞着100年来坚持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耕耘的探索者们,让他们坚信癌症免疫治疗在未来肿瘤治疗中终将担当重任。
癌症免疫治疗是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和增强抗瘤症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最被关注的三个癌症免疫治疗方向包括:免疫检查点单抗疗法、过继细胞免疫疗法(ACT)以及肿瘤新生抗原疫苗。检查点抗体和CAR-T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瘤症免疫治疗上百年来探素的转折点事件,2013年《Science》杂志也因此将癌症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突破性科学成就之首。
如果我们系统地回顾人类抗击肿瘤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的高光时刻也曾经属于20世纪初期的放射性治疗(可使多种肿瘤的患者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生存,如早期鼻咽癌、淋巴瘤和皮肤癌等)、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联合化疗(可以治愈部分肿瘤患者或者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以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因电影《我不是药神》而广泛热议的格列卫,又名伊马替尼,可以让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长期存活)。我们如今对免疫治疗的狂热,是否也一如上述历史时期对相关进展的狂热?免疫治疗到底是肿瘤的终极解决方案,还是镜花水月般的虚假繁荣?同样,回到癌症精准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方面,PD1抗体的临床可及性以超乎预期的方式得到解决之后,横亘在临床医生面前的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PD1抗体的临床获益?PD1抗体虽然能够给有效人群带来长期生存获益,但是有效率只有20%左右。由近及远,于是主要衍生出以下三个问题:1.如何尽可能挑选出PD1抗体单药治疗有效人群;2.如何结合传统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已上市手段,将一部分PD1抗体无效人群转化成有效人群;3.在不久的将来,如何精准应用各种新型的兔疫治疗手段,真正让绝大多数患者获得长期高质量生存。这也是在癌症精准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方向所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本次报告共分为四个篇章:基础篇、实战篇、产业篇,以及展篇。此外,在报告结東后,我们附上了领域内专家对症精免疫治疗的相关论述。在基础篇中,重点描绘了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最被关注的三个方向;在实战篇中,通过建立一个框架性视角,对各类型癌症精准免疫治疗标志物在免疫机制、临床试验、基础研究三方面进行盘点和论述;在产业篇中,对癌症兔疫治疗相关的产业格局进行了概述;最后,我们对癌症免疫治疗的趋势与展望进行了相关概述。




